第九十八章 小楼连环(三)-《太极奇侠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这香味闻的更清楚之后,郭香咬牙说道,“我听。”看着秦青娥和天贵那种讲起杜甫的时候,脸上的那种自豪感。她觉得现在不是她想听,只是这两个人想要讲而已。

    就像是一本本就写得稀烂的小说,作者硬是塞了堆和故事主线无关的传闻故事。说的好听是充实世界观,鲜活背景时代,但是读者可能更笨不想看,大骂有注水凑字数的嫌疑。

    那么郭香是真的想听吗?想的。甚至说,其实心里期待的很。只是脸上装作不耐烦,我看你们想讲我才不得已听的样子。这么做是为了等下听完故事,可以多要几片糕点。

    搞半天还是为了吃……当然,故事是添头,郭香和山峰说过,她想要走遍大江南北,去见识更多,这种故事会怎么不想听是吧。

    就这样,秦青娥和天贵两个人你一句,我一句,把这杜甫和桃片糕的故事讲给了郭香听。

    先说回那首和桃片糕没有什么关系的诗,刚才那四句,乃是诗作《杜鹃》中的最后四局。这四句,按天贵他们说的来,就是说明杜甫当时生病了。

    杜甫得的是什么病呢?胃病。说这杜甫身体虚弱,胃不受纳。

    正是如此,杜甫身边有一仆人,名叫杜忠,见主人受疾病折磨的样子,实在心疼。他请过多少名医,也找过不少偏方,但就是不见效。这天,他心中郁闷,便信步到住处附近的田野漫步散心。不经意中,见一户农家房舍外有一老翁,坐在大青石上,手里拿着一块四四方方的东西,一片一片地撕扯,扯下来就放到嘴里,吃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杜忠向前走了几步,只见这位老翁虽然满头白发,但面色红润,身体十分硬朗。杜忠心中一动,急忙上前打躬问道:“老人家,您吃的这是什么呀?”

    老翁和蔼地一笑,说:“这是糯米做的糕,你想吃就请尝尝吧。”说着老翁掰下一块。递给杜忠。杜忠接过一看,才发现这块状的东西洁白如雪,一层层紧密地压在一起.用手一揪,一片就整齐地揭下来了。他放一片在嘴里,甜甜的,香香的,竟像糖一样溶化了。他忽然想到什么,赶紧把这块糕放进袖中,恭敬地向老翁道过谢,转身快步走回家.把糕送到主人手上。

    杜甫这时肚子正咕咕叫呢,接过糕便如杜忠介绍撕下一片放到嘴里,果然味道甘美,刚放到嘴里便化了。很快,杜甫将这一块糕全部吃下,不仅胃里丝毫没有不适的感觉.反而胃口大开,安逸得很。他惊喜地问杜忠:“这是什么东西,在哪儿买的?”

    “老爷,是一位老翁送的。听他说这是糯米做的。”

    “噢!那你快点去请这位老人来,我要见见他。”

    不大一会儿的工夫,杜忠领着老翁来了。杜甫赶忙起身致谢。待二人分宾主落座后。杜甫和颜悦色地问道:“敢问老人家,刚才您送给他的东西是您亲手做的吗?”

    “正是老朽做的。我因年迈齿落,嚼不烂米饭,胃口也不大好,只好想法子做出这东西来吃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呢?”

    “其实也容易。”老翁边说边比划,详细介绍了制作过程。

    “妙!妙!”杜甫由衷地敬佩,伸出拇指夸道,“再问老丈,此糕可有名字?”

    “嗨!山野之物,哪有什么名字。噢,您有学问,就顺便给取一个吧!”

    “对!对!我也不能白吃您的糕啊。”杜甫想了一下,便说:“我看就叫‘云片糕’吧——一来顺应此物本性,二来记载本地地名。”

    “高!高!不愧是当今诗豪,连取名都有讲究。”

    “老人家,您能否在我这里住些时日,帮我做一些云片糕?我因胃病久治不愈,别的东西吃不下,吃了这云片糕倒感到十受用。”

    老翁爽快地答应下来,“好说,好说。只要老爷您看得起我,自当效劳。”

    于是,老人用了十来天的功夫,替杜甫赶制了四十封云片糕。好心的老人回家后,想到光吃云片糕还不行,又特意托人给杜甫带去了一些小米,让他熬粥喝。

    就这样,杜甫每日里喝两碗小米粥,吃一封云片糕,胃病逐渐痊愈,身体恢复了健康。精神一好,诗兴大发。杜甫在云阳住了一年,留下诗作六十余篇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